近期,在全校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莅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之际,“齐思广议十四五,共谋发展百人谈”活动深入开展,侯洵、邱爱慈、郑南宁、陶文铨、卢秉恒、王锡凡、徐宗本、蒋庄德、何雅玲、管晓宏、郭烈锦等11位两院院士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编制接受访谈,深谋远虑催人奋进,真知灼见启人深思。现摘录要点与师生分享。
成果瞩目 经验宝贵
院士们认为,“十三五”期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师生秉承西迁精神,围绕“三个面向”,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共同努力在学校的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院士本人所在学科领域也是硕果累累,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邱爱慈院士在推进“Z箍缩”大科学装置和EMP(电子脉冲)重大项目中取得大突破。卢秉恒院士和蒋庄德院士认为,“十三五”期间,机械学科的发展比较快,在高端制造装备、04专项、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等方面承担了许多科研任务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设了重要平台,并且与企业合作良好,取得可喜成果。侯洵院士认为,在LED技术与激光加工领域学校已组建多个团队,应进一步深度介入,争取国家项目,根据需要形成合力,做成大团队。郑南宁院士认为,学校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已具有重要影响,在国内属于第一阵列,“十四五”期间要力争在人工智能领域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管晓宏院士认为,经过“十三五”建设,电信学部人才队伍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科进入加速发展和追赶阶段。陶文铨院士认为,“十三五”期间,学校快速建成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这是一件十分难得、很了不起的事情,创新港的使用为学校“十四五”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总结“十三五”建设经验,侯洵院士认为,做科研要持续专注,要能坐“冷板凳”,不断坚持,总会产出重要成果;科研团队建设很关键,带头人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引进人才,主动培养接班人,支持他们成长为业界的重要支柱。卢秉恒院士认为,搞好产学研,与企业深入合作是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十四五”应继续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将产学研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王锡凡院士认为,要充分发挥工科优势,使之变得更有特色。蒋庄德院士和郭烈锦院士认为,“十三五”建设的核心经验还是“急国家之所急”,依托国家战略,把国家的任务当成最重要的任务;同时,密切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做好大设备、大平台建设;用好已有资源,做好布局,搭建顶尖班子,吸引最优秀的人员,让最优秀的人参与决策,增强学校凝聚力。此外,蒋庄德院士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长期坚持,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整体布局 突出重点
对于“十四五”学校建设的重点任务,院士们站位高、谋划远,视野开阔,突显战略思维,从整体布局、顶层设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当前国内外形势迅速变化,学校建设和未来发展,要瞄准决策层和国家的方向,面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新基建”等重大历史机遇,超前思考、整体布局,深入思考“十四五”,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有定力,同时还要有持续牵引的体制机制保障。
学科建设方面,院士们提出根据国家需要布局学科、重组学科,关注学科新增长点,建立机制,突破已有学院界限,鼓励学科交叉。邱爱慈院士提出,要根据国家新的需求,布局、强化国家战略密切相关的专业。何雅玲院士提出,关注学科新增长点,提前布局和谋划大发展。徐宗本院士认为,做好整体布局后,优先考虑学科重组问题,过分平衡不是发展,发展要突出重点,并提出工科保优,理科提升,化、物、管重振的学科建设建议。陶文铨院士和王锡凡院士都提出应该重视能源领域的发展,提前做好布局。卢秉恒院士认为,“十四五”非常关键,正是进入《中国制造2050》规划的第一个阶段,力争到2025年,要进入世界第二阵营,因此“十四五”交大机械学科应该承担更多的任务,作出贡献,这样才能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相符。蒋庄德院士认为,学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里面包含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等。学科建设得好,也就体现了学校在上述各方面的工作做得好,也进一步突出了学校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以及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
人才培养方面,何雅玲院士认为,应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改革课程体系,引入新兴知识体系教育,倒逼老师完善知识构架,把握学科、科研前沿,进而促进科研发展和学科发展。邱爱慈院士认为,研究生招生、培养上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考虑跨学科招生、培养、考核等问题。蒋庄德院士认为,大学是一个生态系统,要注意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学生的培养是基于一个生态环境的生态系统,校园里不仅有工科生、理科生、医科生,还要有艺术生,校园的生态氛围会丰富多样。应该让学生有机会听听艺术的讲座、接受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唐诗、宋词、书法、音乐、雕塑、景观都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偏颇。
队伍建设方面,院士们都非常关注人才引进和培养。陶文铨院士和蒋庄德院士都提出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培养引进人才。王锡凡院士提出要针对基础学科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要有意识地培养人才。徐宗本院士提出以发展的思维重启人才计划,制定领袖人物计划,并建议全校应该确定二、三十个团队,以全国领先为目标。邱爱慈院士提出组织大团队,除了有教师,还应有研究队伍、工程队伍,这三支队伍缺一不可。郑南宁院士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一批在国际前沿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重点支持淡泊名利、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依靠“好的、实的团队”选拔有潜力的青年人才。
科学研究方面,院士们认为要坚持“三个面向”,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要大力弘扬“勇担当”“淡名利”,甘坐“冷板凳”“数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邱爱慈院士和蒋庄德院士认为,科研方向上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基础性研究,积极营造鼓励“0-1”原创性科研氛围;从政策制度上保障科学家的情怀,提供各种条件保证科学家沿着研究方向孜孜不倦地努力。在科研评价上,陶文铨院士和王锡凡院士都认为,虽然破“五唯”不单纯强调论文的数量,但还是应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出有建设性和突破性的高水平成果。郑南宁院士提出,科研评价要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安心、专心、潜心研究的制度环境,同时破除权威迷信,避免有学术身份的专家利用行政权力自行其事。
院士们对于创新港的启用也是充满了期待。侯洵院士、王锡凡院士和陶文铨院士都认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成十分难得并且很了不起,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王锡凡院士认为,创新港建成后,更关键的还在于老师和学生要能静下心来,能坐得住,搞好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邱爱慈院士、蒋庄德院士和管晓宏院士对创新港的定位、布局以及建设提出新思路和建议。
院士们对于资源配置、国际合作和文化环境建设都贡献出了许多好思路。如院士们都认为应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发展重点上,避免“撒胡椒面”。邱爱慈院士认为,现在应该好好谋划用好创新港,一个单位资源有限,完全撒胡椒面肯定不行,没有重点发展就不会有突出的亮点。侯洵院士希望资源按一级学科分配,并适当往创建一流大学所必需学科倾斜。郑南宁院士建议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郭烈锦院士认为,资源分配要注重保持现有工科优势,要做好环境改造,要营造风清气正、多劳多得、优胜劣汰、赏罚分明、奉献担当的干事氛围,要多谈学科,要把服务体制理顺,提高效率。
展望未来 充满憧憬
畅想未来,院士们对学校“十四五”和未来发展充满希望。侯洵院士认为,在校党委的带领下,全校上下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创新港建设崭露头角,所有教师应该更有使命感,有担当、有抱负,将来的西安交大不仅仅是环境吸引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硕果会更加令人耳目一新,为国家和西部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卢秉恒院士希望“十四五”期间,在3D打印设备、工艺和制造方面,产出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并对此充满信心,“我们有一大批年轻人都成长起来了”。面对“十四五”,学校会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何雅玲院士认为“,十四五”规划期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里,我们要好好谋划,要多走出去学习交流,学校层面需要顶层的横纵对比,学科需要长远的规划,教师也需要努力学习外面的成功经验。蒋庄德院士认为,五年后的交大,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下山容易,上山难”,要做好艰难爬坡的准备,特别是我们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办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要想尽办法吸引更多资源,想尽办法培养和引进人才,“资源”和“人”互相促进,“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人才聚集之后会争取项目,最终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管晓宏院士认为,学校有124年的深厚积累,借着西咸一体化等机遇,有底气、有信心建设好学校,五年后,西安交大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